郭士强在媒体采访中多次强调中国男篮的长远目标,他坚定地表示会在未来的训练中着重培养年轻球员,为27年的世界杯和28年的奥运会做准备。然而,从去年的海外拉练到亚预赛的征战,他所选择的球员名单却引发了广泛争议。
在郭士强的阵容中,他并未征召如赵维伦、林葳这样的潜力新星,反而倾向于使用经验丰富的老将,如高诗岩、付豪和杜润旺等。这些球员虽然经验丰富,但在培养价值上似乎并不被看好。特别是全运会U22男篮预赛中,代表辽宁男篮出战的赵维伦和王俊杰的表现并不突出。赵维伦在首战就受到球迷的批评,其场均数据虽不算太差,但失误次数也相对较多。而王俊杰的表现在整体上也不尽如人意。
相较于这两位旅外球员,本赛季并未经常出战联赛的张陈治锋却成为了球队的得分王和篮板王。这一表现使得一些原本为赵维伦和王俊杰打抱不平的球迷,开始对郭士强的选人策略产生质疑。如果郭士强在接下来的亚洲杯仍坚持使用这些能力平平的中生代球员,而忽视有潜力的年轻球员,那么中国男篮的未来可能会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很长时间。
连续两届奥运会失利,使得中国男篮在国际篮坛和亚洲篮坛的地位都显得岌岌可危。在这种关键时刻,郭士强却不愿为球队注入新鲜血液,这无疑让人感到担忧。对比之前的乔尔杰维奇教练,郭士强的用人策略显得过于保守。乔帅敢于启用新人,如当初的崔永熙,虽在联赛未成名,但乔帅却给予其重用。
从最近的CBA联赛来看,除了林葳外,像上海队的“双李”组合等年轻球员都展现出极大的潜力。然而,这些有潜力的年轻球员却未能得到郭士强的青睐。若郭士强在接下来的亚洲杯继续忽视旅外球员如王俊杰和赵维伦,那么篮协高层的领导确实需要认真考虑是否需要更换教练了。中国男篮的未来需要新的策略和新的思维来引领,只有这样,球队才能走出低谷,重返巅峰。